De Lovely ,中文译名《小可爱》,虽然看完电影仍觉得片名有些怪怪的,但是我发现自己挺喜欢这部电影的,尤其是片子的结构编排令我感觉一新。
讲述了伟大的作曲家柯尔-波特(Cole Porter)的生平电影男主人公是一位作曲家。影片从男主人公老年时受好友之邀观看依据其与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改编的音乐剧的排演开始,舞台上排演着的传记性音乐剧和舞台下男主人公对过去现实的回忆被巧妙的穿插、融合在一起,而在对过去的再现过程中,男主角的几部代表性的音乐剧作品的演出片断又在隐射着他当时生活的状态和心态,就这样,三者巧妙的被剪接在一起,串起了男主人公的一生。而男主人公在剧中看着舞台上的自己的经历一点一点展开,回忆起自己与女主人公相识相恋结婚直到生离死别过程,重新体验着当时自己的心理路程、感情的每一点细微变化,仿佛是对自己一生的检视,与自己的一次对话。面对舞台上被翻演的自己或赞同或反对,可哪个才是真我呢?抑或舞台上的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也时而自大、时而迷失自我、时而残忍的伤害爱人,只是那是连他自己都无法面对的事实。
RAY和DE-LOVELY,都是音乐大师传记,SOUL和JAZZ遇到的冷热却如此不同。RAY是一部大热电影,给予JAMIE FOX影帝桂冠。相比之下,DE-LOVELY算是湮没在黑暗中了,凭心论,COLE这样的HARVER毕业生,没有经过贫困,或者歧视,故事总是少一点力度。可是还是要说说这个故事,因为爱情。
DE-LOVELY有让人不太舒服的精致,觉得陌生了,小时候特别喜欢这样的歌舞片。光线总是明亮,人物总是美丽,穿着华丽,谈吐优雅,一转身就是一个舞步,一凝神就有一曲动人。是记忆中关于所有美好的代表,就象故事里的COLE和LINDA,由总是文雅得象同性恋(绝对不是贬义)的KEVEN CLEIN和媚眼如斯的南方美人ASHLEY JUDD饰演的这一对璧人,在黑暗舞台的追光中以舞蹈的姿势相涌,凝成一对雕象。DE-LOVELY,如此美丽。
影片里繁星般的音乐全部是COLE PORTER 这位HOLLYWOOD黄金时代的JAZZ作曲家的作品,如此丰富的旋律全为了记录爱。爱有不满足。如COLE所言,我所需要的爱从来不能在同一个人甚至不是同一个性别中找到,LINDA这个女子最出众的一点不是她无比的美貌甚至是冰雪聪明
鸟儿相爱,蜜蜂相爱,甚至有教养的跳蚤也相爱;让我们相爱,让我们坠入爱河;
在西班牙,上等人相爱,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相爱;让我们相爱,让我们坠入爱河;
老阿姆斯特丹的荷兰人相爱,更别说芬兰人,暹罗的人们相爱,想想暹罗双胞胎,人们说在波士顿连豆子都相爱;让我们相爱,让我们坠入爱河;
冷鳕岬的蛤,不由它们的意志,相爱了,甚至慵懒的水母也这么做;让我们相爱,让我们坠入爱河;
还有电鳗,相爱,或许是电着了,更别问鲱鱼了*服务生,给我那点儿鲱鱼子*浅滩上,箬塌鱼相爱,缸里的金鱼相爱;让我们相爱,让我们坠入爱河;
芦苇尖的蜻蜓相爱,多愁善感的蜈蚣相爱;让我们相爱,让我们坠入爱河*
蚊子,老天啊,也相爱,每个纺织娘也相爱;让我们相爱,让我们坠入爱河*
最优雅的 瓢虫相爱,当一个绅士说道* 地毯上的蛀虫也相爱,樟脑球还有什么用,树上的蚱蜢,蜜蜂这么相爱,甚至有教养的跳蚤也相爱;让我们相爱,让我们坠入爱河*
《小可爱》:现实隐去,爱情发声
文/姜小瑁
2013-09-26
《小可爱》的确是一部十分可爱的影片——它截取了爵士大师科尔·波特与妻子琳达·波特共同生活的一些片段,十分娴熟地让科尔的音乐与影片的剧情形成了互动与互文。之所以用“剧情”这个字眼,是因为影片在某些程度上对现实进行了修饰、简单化处理和改编,而这些处理或许已经超过了“传记”的范畴。我们看到的也许是主创人员、甚或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爱情经典,而并非科尔与琳达曾面临的现实处境。
◆背景抽离,现实隐去
《小可爱》之于其他的传记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几乎完全抽离了人物的生存与生活背景,近景展现了一段或多或少被过度浪漫化了的爱情。例如,科尔和琳达的生活横跨了一战和二战,他们的游离走动和科尔音乐的影响力与战争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但这个大背景被《小可爱》完全隐去,甚至连影射都没有。这样的处理其实正体现了主创的匠心——科尔与琳达之间的感情与战争无关,所以为什么一定要用“大”事冲击“小”爱呢?毕竟,影片的题目叫做“小”可爱。也因如此
【小可爱】演技炸裂剧情片 The de-lovely singers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hfthsc.com/voddetail/56789.html